10月18日,省委书记沈晓明专题调研湘菜产业并主持召开座谈会,要求推动传承创新、促进繁荣发展,把湘菜品牌擦得更亮。
乘沈晓明书记调研湘菜产业东风,衡东大力推动“衡东土菜+”,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激活消费活力、发展动力的典型做法,被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调查与研究》刊发,并在全省推介,原文如下。
大力推动“土菜+”不断激活发展动力
中共衡东县委 衡东县人民政府
作为中国土菜名县、中国厨师之乡,今年以来,衡东县以落实省政府 “八大行动”为引领,积极抢抓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机遇,大力推动 “土菜+”,不断激活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1-9月全县土菜产业链实现产值45亿元、增长15.6%,预计全年突破60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16.2%。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土菜是衡东一张亮丽名片,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土菜纳入全县“一金一药两材三特”重点产业发展战略,新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县土菜发展服务中心,建立土菜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土菜发展专班、土菜发展服务中心、土菜行业协会 “三位一体”组织架构。出台《推动衡东土菜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方案》,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土菜发展专项基金。引导发放土菜消费券200余万元。二是推动产业集聚。制定“一县一 特”“一乡一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年内建成原辅材料标准化基地30个以上。以建设土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抓手,引导土菜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加强联合,实现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美食体验、土菜厨艺培训、电子商务、一站式购物、土菜文化传承等业态融合发展。三是延伸产业链条。成立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推进办公室, 由县级领导任链长、副链长,加强项目包装、企业招引,今年来成功引进黄贡椒产业园等3个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目前链上共有43家企业,其中高新企业16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初步形成种养、加工、物流配送、体验展示、餐饮销售一条龙全产业链。
一是着力打造品牌。建立大宗土菜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土菜集体商标品牌申报、授权运营及品牌保护机制,支持相关协会、企业、餐饮店申请集体商标和地理商标,助推衡东土菜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大力支持昇汇缘、状元人家等土菜名牌企业、连锁企业发展直营店,带动衡东土菜人才、食材外销。截至目前,注册农产品商标80个,其中三樟黄贡椒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并入选 “中国十大名椒”,12道衡东土菜入选湖南百道名菜,首次评选发布20道康养菜。二是着力规范标准。以标准保品质,以标准促规范,以标准推动土菜餐饮店连锁化发展。发布全国首个乡土菜省级标准——《衡东土菜标准》,从土菜源流、制作方法、质量要求等方面,提出细化指标,规范制作流程。制定衡东土菜示范店认定标准,精准指导衡东土菜餐饮企业申报认定 “老字号”“百年店”“土菜名店”。制定衡东土菜餐饮VI识别标准,支持聚味堂等衡东土菜龙头企业出台预制菜标准体系。截至目前,衡东土菜餐饮店发展到1300余家 (含县外700余家),今年新增土菜餐饮店近100余家,培育了聚味堂、衡金优农、庆发、又一村、升汇缘酒店等一批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领头羊”。三是着力丰富业态。积极推动衡东土菜与绿色、健康、国潮等消费业态融合,着力打造“土菜+景区”“土菜+街区”消费场景。通过引入公司化管理,在县城中心地段打造洣水夜经济街区,各色烧烤、小吃、水果茶饮等美食吸引了大量人流,正积极创建省级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大力引导支持电商企业开办衡东土菜淘宝特色馆,聚味堂、辣妹子、美中餐、溯源食品、天天美食等一批本土企业通过线上销售方式,将衡东土菜作为整体向外推介,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一是挖掘文化内涵。以打造 “中国土菜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入挖掘衡东土菜历史文化,促进土菜餐饮与本土民俗文化、状元文化、茶担子文化及中华饮食文化等融合。建设餐饮一条街、土菜名店、土菜文化广场、土菜风情体验馆、土菜民俗博物馆、土菜文化光影秀等设施,多角度、深层次展示衡东土菜的魅力和内涵。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强土菜餐饮与艺术表演、旅游、会展等相关行业的结合,借助花鼓戏、皮影戏、歌曲、绘画和书法创作等艺术形式,将经典菜式入诗、经典菜品入画、经典菜肴入戏,让文化赋予衡东土菜灵魂,增强衡东土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今年来,衡东土菜先后登上央视《湘味·衡东土菜》《地方影像》《美食中国》《味道》和湖南卫视《我们仨》专题栏目,抖音视频流量上亿次。二是促进文旅融合。秉持“去南岳登山,到洣水看水,来衡东品菜”理念,持续打造衡东土菜独有网红IP,千方百计吸客引流。全力推进总投资近10亿元的罗荣桓故居景区提质改造、印章文化园、湘·江南温泉等文旅产业项目,积极融入环南岳衡山旅游经济圈。大力开发黄贡椒、油茶、米酒等“衡东八件宝”特色旅游产品,定做统一包装,让土菜既作为美食摆上游客餐桌,又成为特产装入游客行囊。今年,在全县重要旅游线路节点、重要景区景点布局衡东土菜名店、原材料采摘体验基地7个,打造民宿庭院与土菜结合的自驾营基地6个,初步形成集观光、体验、购物、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业态。国庆期间,土菜带动文旅市场“火出圈” ,共接待游客52.92万人次,同比增长179%,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82%。三是发挥展会作用。举办2024国际印章(衡东)展览会暨衡东县第七届土菜文化旅游节和湖南省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节暨衡东县首届体育旅游美食嘉年华活动,积极赴长沙、广州、中山、株洲等湘菜口味集中的城市举办“衡东土菜中国行”推介会,通过现场制作、品鉴、交流等方式,推广衡东土菜品牌和食材,让衡东土菜“走出去”,释放整体品牌效应,汇聚游客、食材、人才、资金、资源。今年以来,通过节会促销带动衡东土菜原辅材料签约近2亿元。
一是壮大经营主体。 规划建设衡东土菜原辅材料基地,全力打造三樟、石湾万亩黄贡椒种植基地,吴集、洣水万亩蔬菜基地,大浦、霞流规模生猪和蛋鸡蛋鸭养殖基地等十大蔬菜基地、种养基地、水产品基地、调味品生产基地。今年投资近10亿元建设衡东土菜食材(预制菜)产业园,积极培育聚味堂、庆发食品等预制菜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衡东土菜配送中心,加大与京东、淘宝、盒马、美团等电商交易平台的合作力度,建立辐射全国的衡东土菜物流配送网络网点35个。截至目前,全县共有规模种养专业合作社230余家、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110余个,其中今年新增合作社和基地共8个,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8家,惠及农户种养户近10万人,带动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二是打通经营堵点。建立衡东土菜企业、行业人才、供给消费数据库, 打通衡东土菜餐饮、人才、配送、原材料供给环节堵点,实现信 息互通、资源整合、效率提升。加大土菜人才培训力度,构建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办学相辅助、长中短相结合的餐饮厨师人才培训机制,县职业中专开设厨师专业累计培养厨师200余人, 县烹饪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厨师1500余人,通过师傅-徒弟“传帮带”培养厨师3000余人,成功创建“衡东土菜厨师”省级劳务品牌。据统计,目前衡东籍在全国各地从事土菜餐饮的厨师近6万名。三是鼓励返乡创业。以衡东土菜为媒介,利用春节、清明节等外地人员集中返乡的时机,实施“送政策、送培训、送服 务”精准扶持,积极推进湘商回归,大力支持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工商业主和 “田秀才”“土专家”返乡创业。 加大农业企业技改投入,支持研发创新,重点支持土菜加工企业建立产品研发中心,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今年 1-9月,全县新增返乡创业3983人,完成投资11.7亿元,新增经营主体1367个,完成产业发展“百十户”93个,返乡创业工作排名衡阳市第一。
责编:董丹丹
一审:董丹丹
二审:廖婷婷
三审:刘晓钰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9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8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6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5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4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3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2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9日)
下载APP
分享到